培训背景: 两千年前,中外哲学家对人做出了结论性的判断。东方基于集体主义,明确团队管控模型,西方基于个体意识,完善了精神的四阶探索。两千年来的东西方大历史,就是这两种思想的验证过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的发展具有稳定性,用两千多年前的观点来看待现代人,仍然非常准确,这使得我们能从历史中获得管理的启迪。 东方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企业的管控模式。基于农业社会的血缘崇拜,使得东方团队的管理总是依照墨家、儒家、法家三个阶段螺旋形上升。管理哲学如何影响管理战略?管理中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大观念?创业领袖面临什么挑战?团队业绩高速发展期,管理的平衡技巧是什么?国有企业的管理之道是什么?这些问题将在东方历史哲学中得到参考答案。 西方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影响了企业家心理结构。基于海洋贸易的契约崇拜,使得西方的管理具有先完善个人后完善团队的逻辑。个人的完善是基于契约崇拜,具有道德自律、冒险探索精神。西方人重视通过理念的反思构建精神世界,西方历史就是个人通过反思,探索精神中的灵性、神性、人性、理性的历史,西方企业家真善美的精神世界,是支持企业繁荣的基石。如何建立适合全球化经济的企业家心理结构,如何在商业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幸福和自由,西方历史揭示了答案。 现今的企业家面临经济全球化,中国是从农业社会逐步转轨至商业社会,必须兼顾传统与现代精神,必须反思自我、借鉴他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课程从两个方面将中外大历史与企业大管理结合。中国历史提供了企业发展三种管控模式:创业模式、高速发展阶段、成熟转型模式。西方历史提供了企业家的个人意识修炼启示:通过精神修养获取正义的幸福。 浓缩的管理哲学、经典历史演绎、心理学验证三大亮点在课程中得到良好结合。课程基于客观的历史总结,关注人的主体意识,散发浓郁的人本精神。我们主张顺应人性,尊重人、发展人的优势,建立持续成长的良性循环。我们兼顾东西方的心理结构,解读中外历史,触动企业家深刻的反思。 课程特色: 1、从企业家管理哲学入手,将社会思考与企业思考合二为一; 2、有效把握三大典型管控模式,思考作为企业家的责任和动力; 3、深刻反思企业家的正义与契约精神,促进个体与团队的精神富足。
培训大纲:
前言:历史的生命探秘 东方篇:企业家管控模式 模块一 春秋之管理哲学 图例:中国的地理特点与农耕信仰表现 1、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忠孝思想 2、“儒教”的信仰元素(教主/教士/教义/教材/教会) 讨论:儒家对内控系统的影响——差序格局 3、儒家学说的分化对历史三阶段的影响 4、领袖人物的墨家、儒家和法家三阶段:文化塑造者/问题解决者/资源平衡者 企业管控模式小结:朝代政治哲学与企业阶段哲学
模块二 墨家开创局面:秦汉的开天辟地 1、为什么是秦统一中国 2、墨家的背景和哲学特点 讨论:创业英雄的墨家素质模型 3、汉朝的挑战与创新 讨论:实力政权与精神政权——企业文化的功能 4、墨家的性格局限、突破局限的方法 企业管控模式小结:创业之门
模块三 儒家促进绩效:唐宋的大发展 案例:《贞观长歌》 1、唐太宗的儒式平衡技巧 讨论:团队管理结构的制衡 2、宋朝儒家示弱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3、宋朝的儒式政治管理与儒家理学阶段 讨论:企业家性格和团队文化的互补 4、宋朝的局限和破局尝试(王安石改革) 企业管控模式小结:绩效之道
模块四 法家控制局面:明清的杀人诛心策略 案例:《朱元璋》 1、朱元璋对控制人心的极法措施 2、法家思想概览:一个假设,两个手段,三个要点 讨论:法家对中层干部的管控模式 3、前清的杀人与皇太极开始的的诛心 4、明清征服后管理:如何对待遗民 讨论:武力征服后的精神和谐 5、曾国藩对自己的理性反思 企业管控模式小结:政商之法
西方篇:企业家精神 模块五 精神基石与四阶 案例:红绿灯的不同反应 1、比政治史更重要的文明史 反思:从农业化到城市化的信仰转变 2、古希腊罗马:灵性探索(精神与身体的分离) 反思:探索工作的灵性 模块六 宗教与企业 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基督教的精神功能 3、中世纪:神性探索 反思:崇敬工作的神性 模块七 科学与企业 1、文艺复兴:人性复苏(幸福的来源) 反思:发现工作的美感 2、启蒙和科学:理性精神(数学与心理学的应用) 反思:追求工作的幸福 企业家精神小结:企业是一种获取精神自由的途径
讲师介绍:金树松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15年企业管理实践,近期受聘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担任MBA、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主持《管理心理学》、《优势领导思维》、《大历史大管理》等管理课题。 为在中国境内的500强企业实施过10万人次以上的培训服务,近5年尤其关注500强企业的中国本土公司,为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倾注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