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目前银行团队管理中,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业绩挑战,在现有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客户分流和定期存款争夺战,对团队的学习力和“打硬仗”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二是人员挑战,由于银行业间的人员流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存在文化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加之85-90后新生代员工与中老年员工在观念和职业认识上的差别,导致工作团队冲突不断。三是管理模式与机制挑战,总行、分行与各支行在管理定位不同,各项业务管理汇聚在各支行,条块管理、风险控制与客户开发等制衡机制,人员管理与业务管理出现分离,对支行业务团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本课程针对上述三大挑战,介绍一种打破部门和岗位壁垒的卓越绩效团队管理模式——动态团队。通过学习动态团队的“软硬件”,掌握对不同类型员工个体和团队成员的选育用留,实现快速“人才复制”。同时,建立团队“学习型”对话模式,引入差异化激励,提高团队凝聚力,打造一支卓越绩效的管理团队。
【培训时间】2天,12小时
【教学方式】
思想碰撞,理论讲授,方法工具介绍,案例研讨,情景演练,应用咨询,汇报分享等
【课程对象】
支行行长、网点主任、部门管理者等
【培训成果】
主题4项,管理工具23个,案例/游戏研讨24项。
【课程大纲】
主题一 卓越团队与动态团队模式 目的:理解什么是团队与卓越团队,认识到在特定绩效目标与任务中,即时组建的动态团队对突破制度、机制僵化障碍的意义,实现团队建设与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内容 工具/方法 实操演练 1.1什么团队
个体
群体
组织
团队
1.2团队管理障碍
支行行长人权财权很少,如何管人
怎样做好“前台、中台和后台”人员沟通
条线部门垂直管理对支行现场团队的影响
制度管理的“过死”,客户经理如何灵活运用
如何平衡抓整体管理与突出业绩的矛盾
团队员工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规则”
团队内部目标如何达成一致
考核指标“多如牛毛”
控制集权,还是放权?
员工队伍“参差不齐”:“老的老、小的小,中间一群用不了”
“空降”团队长,下属不服气,怎么办
什么需求都没有的老员工,怎么办?
怎么解决人情和制度的冲突?
新员工责任感不高
柜员不怕骂不怕罚,怎么办
上级下达“错误指令”怎么面对
员工看不到职业空间,怎么办
……
1.3卓越绩效团队
卓越绩效团队标准
如何评价团队——“卓越指数”
1.4动态团队
打破传统组织与团队的“静态僵化”
即时组建的跨组织、岗位的动态团队
动态团队特点
动态团队对突破绩效难题的价值 1-a制度流程模型
1-b 团队四种类型
1-c 管理“三角形”
1-d卓越团队“八大标准”
1-e团队卓越指数
1-f 卓越团队“雷达图”
1-g 卓越团队“自评表”
1-h 卓越团队“画布” 1-1案例:支行行长的困惑
1-2研讨:部门配合难在哪
1-3演练:认识伙伴吗?
1-4研讨:自己所在团队“卓越指数”
1-5 案例:高盛团队应对金融危机
1-6研讨:团队管理中的困惑
1-7 演练:卓越团队“画布”
1-8 演练:卓越团队成员的“画布” 主题二 卓越绩效团队的打造 目的:通过团队塑造四步曲,帮助管理人员掌握化部门为团队的策略与方法。 内容 工具/方法 实操演练 2.1团队成员的再认识
人的自然属性:性格差异
人的社会属性:文化与地域差异
人的企业属性:部门思维与岗位认知
2.2管理者的自我认识
角色转变:团队长不是部门长
“治国必先务本,本乃修身”
如何塑造团队长的人格魅力:行为特征
团队长应具备的“五大思维”
2.3团队塑造四步曲
如何相互融合:开放,权力运用
怎样化解冲突:忽略与聚焦
怎样规范协同:简单和唯一
实现高绩效:目标
2.4团队成员的知人善任
“老人”的定位与激发
“新人”的培育与使用
“能人”的驾驭
“关系人”的借力 2-a荣格-人格标准
2-b 创新思维
2-c 文化落地“三个一”
2-d 冲突发展的五个阶段
2-e 六大激励理论
2-f工作规范“标准”模型
2-g 团队目标“三有” 2-1案例研讨:老张为什么不配合
2-2研讨:领袖的风采
2-3游戏:团队一致化
2-4研讨:说说自己的“糗事”
2-5游戏:“瞎子”背“瘸子”
2-6研讨:一个新经理,带着“一老一小”,怎么干? 主题三 卓越绩效团队的“学习沟通”模式 目的:卓越绩效团队的沟通能力和氛围也是高效的。团队长通过评价和提升沟通“三个指标”,掌握 “学习型沟通”方式,提升团队塑造的核心技能。 内容 工具/方法 实操演练 3.1 卓越团队的沟通特点(MIT.彭特兰教授)
活力度
参与度
探索度
3.2 提高团队沟通“三度”策略
主题广泛性
肢体语言,体位与身姿
语气语态
运用沟通方式:邮件和短信的障碍
3.3 建立团队“学习型沟通”
化“问题沟通”为“目标沟通”
倾听 “对方的故事”
讲清楚“自己的故事”
从“第三个故事”开始,如何开头
3.4 沟通中“五项原则”
说清原则
意图假设原则
观点非目标原则
责任原则
倾听原则
3.5 团队不同情境下的沟通 3-a 肢体沟通模式
3-b 沟通情绪机理
3-c 脑力激荡法
3-d 学习型沟通模型 3-1案例:一家银行客服团队的合作
3-2 游戏:拼图
3-3演练:脑力激荡会议的主持
3-4演练:“运用学习型沟通”化解绩效指标下达障碍
3-5演练:提高“沟通探索度”解决跨部门沟通
3-6 研讨:如何提高支行不同岗位人员的协作 主题四 动态团队的“软硬件” 目的:掌握动态团队的“硬件”规范和“软件”营造,提高动态团队在应对复杂任务时的绩效能力。 内容 工具/方法 实操演练 4.1 动态团队面对的挑战
跨部门:不同部门人员协作
跨专业:不同专业人员协作
跨区域:工作地点差异
跨项目:一个支行承担不同的工作项目
动态团队的好处
4.2规划动态团队的“硬件”
探查阶段:评估
架构阶段:搭建团队行动平台
排序阶段:三种模式
4.3打造动态团队的“软件”
聚焦目标
营造心理安全感
拥抱失败
利用冲突
4.4 建立动态团队“边干边学”工作模式
大胆放言:提出疑问
实验:逼近目标
反思:“三省”
倾听:不同的声音
整合:创建新的可能
4.5 动态团队工作策略
4.6 打造卓越团队的行动计划 4-a项目管理
4-b 动态团队“硬件表”
4-c 动态团队的“制度标准”
4-d 工作程序 4-1案例分析:一个金融新产品的上市的困惑
4-2研讨:如何搭建动态团队“硬件”
4-3演练:动态团队“软件”打造策略
4-4演练:卓越团队打造“行动画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