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网首页
免费注册企业培训网用户注册登陆 - 培训课程发布发布课程 - 培训需求培训需求 - 培训年卡培训年卡 - 培训视频培训视频 - 将企业培训网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 收藏企业培训网收藏本站
公开课程 企业内训 培训讲师 管理资讯 工具文档 培训专题
企业培训网--站内搜索 
课程导航:企业战略  生产运作  营销销售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职业生涯  高校研修   热点区域: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苏州  青岛
企业培训网位置导航您的位置:首页>管理文摘>HR管理>正文
关于“彼得原理”等的回答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07-3-24 11:07:35

企业培训网

    >>[精彩推荐]点击此处,立即获取数十万份经典管理资料/工具/范例/文档!

 在博客中,“80度”给我留言,我摘录如下:

  请问:

  1、当一个企业遇到“‘彼得原理’现象”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应从哪个方面去控制?

  2、当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集体无意识,近乎完全丧失了责任心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应当从何方着手?

  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因为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采取的方法也不能一样。不过,要想真正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不在方法,而在于“管理者”或者直接讲“当权者”的管理内功。我一直很反对企业管理者遇到问题后,就去单纯寻找解决的方法。这种思想会让你感到,世上根本就没有能解决你实际问题的方法。

  我在讲管理三元素的时候,喜欢把管理者比作剑客。因为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真正的好管理一定是在实战中得以体现的。比如剑客,他在实战中需要一把剑,剑本身只能作为工具,如果你不会剑招,那么你的剑越锋利,可能伤你的就越深,所以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不要迷信上了一套信息化系统就能解决相关的问题,能不能真正达到你预计的效果,关键还是在你的管理方法。

  另外,同一把剑,同一个招式,不同的剑客使出来,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问题就在于不同的人拥有的内功不一样,所以,管理中,同样的方法,在别人企业里能够起到效果,到你这却不一定能成功。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对照别人类似的经验来照搬,同样的,也不要指望别人能帮我们提供一种实际的解决你自己问题的方法,管理中没有万能钥匙。你要想真正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应该的,但一定要先透过别人成功的经验,找出经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或道理,领悟这些道理(内功)之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和调整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所以,针对你提的这两个问题,我只能从原理或观念上提出建议,你也只能作为参考。

  关于第一个问题,“彼得原理”,实际上是现在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企业内部的提升制度本身,而在于企业管理者对“管理者”这种角色的定位和认识。

  由于,目前企业竞争激烈,经营压力都很大,使得企业老板自然而然的把目光更多的指向现实的经济效益之上,这样就会在潜意识中更偏向于“现实业绩”。于是,在这种“现实业绩”的指引下,企业高层往往就会更青睐与那些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有好的机会,包括晋级的机会通常首先会偏向于这些“业务能力”强的员工,而对这些员工的“管理”能力重视不够,就产生了把员工从一个本来称职的岗位“提升”到了一个并不称职的岗位,长此以往,企业内部就会人浮于事,产生不同程度的混乱。这就是“彼得原理”。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当权者对“管理者”角色的定位和认识。我相信很多当权者实际上是明白“管理者”本身要充当的是管理、服务的角色,业务能力的要求更多的也是针对培养员工、指导员工,以及指定战略等方面上提出的。也就是说,对管理者的要求更多的应该放在管理的内功上,或者更通俗一点是“做人”上,也不是“做事”上。

  针对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企业家也都能想到,应该选择会“做人”的人做领导,选择会“做事”的人培养成岗位专家。这件事情说起来非常简单,可是,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里就不是什么“方法”能够解决的了,关键就在于当权者的思想,或者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因为,即使你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或方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当权者的态度、意识、一言一行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执行的效果和方向,很可能还是走于形式,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作为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企业来说,想通过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比较理想的。在企业中,能够影响到员工的方方面面,更细致的行为和意识的,只有“利益”。所以,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上面的问题,你可能更现实的还是要把目光放到“利益”上。通过“利益”模式的改变和调整,能非常直接的改变和调整企业内各方面人员的意识。就“彼得原理”来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利益”体制更趋向于权利越大,利益机会也越大,我们想“当管”,意识层面里更多的考虑的是“权力”和“利益”,而不是“责任”和“服务”。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制度或者文化等手段,改变“利益”体系,把管理者角色更多的定位到“责任”和“服务”上呢?这是我们可能应该更多的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比如,将管理岗位的薪金更多的与“责任”和“服务”挂钩,而减少“业绩”上的比例,而对专家化的岗位薪金更多的与“业绩”挂钩,这样,我们就能产生并改变许多意识方向。因为,在现实中,利益最能、也最直接的引导了意识趋向。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更多的需要细致的、长期的引导过程。我建议你看看《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不过这里,我更想和你聊的是引导的方法。

  要想真正引导员工的意识,最有效的手段不是“指导”,而是“激励”。千万不要急。如果你天天“指导”,天天告诉员工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你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什么,员工很难听进去,反而会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过来,你先忍一忍,少发表意见,实际上你总能找到某个员工在某一方面的进步,抓住这种机会,指出他“进步”的点,激励他,他自然就知道你想要什么了,也自然会主动按你指的方向发展了。当有一天,你发现某个员工某一个方面体现出了你想要的东西,抓住这个机会,指出他的亮点,并树立榜样,让其他人都来学习,这样,他就更会领悟你的想法,其他人也才能真正找到你的方向了。

  我们一定要体会和认识到一点,只有“激励”才能真正引导中国人,“指导”中国人实在太难了。

  好了,这是我的一点浅薄认识,供您参考。多交流。

  作者耿启亮的博客http://gengqiliang.blog.sohu.com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添加到收藏夹】  【查看培训课程】  【浏览更多文章】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推荐:
·三元擒鹿之后的四大挑战
·中小企业管理中执行力不佳的几点建议
·从汉高祖刘邦的成功看企业的管理之道
·国企改革若干问题探索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10种虚假情况
·公允价值在国有股权转让定价中的应用
·2008年后新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条件及报送资料
·恒源祥:没有厂房没有门店也能发大财
3E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高级研修班 3E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高级研修班
关键绩效指标与平衡计分卡(KPI/BSC)实战培训 关键绩效指标与平衡计分卡(KPI/BSC)实战培训
 版权声明: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余世维博士全年培训计划汇总
·企业招聘、面试技巧实战培训
·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
·外贸操作与海关政策关务技巧
·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应对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实战培训
·库存控制、仓储物流管理培训
·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谈判技巧
·行政助理、高级文秘职业训练
·电话营销、销售沟通技巧训练
·Project 应用  项目管理培训
·制造企业管理  车间规范管理
·企业融资技巧  金融危机应对
·清华大学研修  北京大学研修
·人力经理宝典  营销经理宝典
·财务经理宝典  品质经理宝典
·名企内部资料  咨询报告大全
余世维博士2009年培训计划
中层经理人管理技能提升
培训视频(培训光盘)
高级文秘职业化训练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研修班
2009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培训

网站首页 | 培训指南 | 培训公司 | 广告服务 | 关于网站 | 免责声明 | 站点地图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欢迎广大企业、咨询公司、培训公司与企业培训网(www.71peixun.com)合作,互利共赢!
客户服务电话:010-62278113   QQ:25198734   网站备案:京ICP备06027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