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与发展:
微课程的诞生,可追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所提出的60-second Course 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提出的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 。
2006年,萨尔曼•可汗推出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他所录制的课程视频一时风靡美国基础教育领域。2007年,两位美国化学教师在萨尔曼•可汗的基础上,提出了“颠倒教室”(也可叫做“颠倒课堂”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国内学者认为,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企业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国内微课的实践应用从起步到席卷全国,仅几年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培训迎来了微课新时代。
微课:以阐明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有趣为表现方式,以学习和应用为目的,以移动互联为传播方式。微课更具备:人人可做,极速传播,降本高效,直击业务痛点的特点,强力支撑企业经营发展和拓展,并成为混合学习设计的利器。
课程时间:2天,6.5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管理岗位,业务骨干,内训师,培训管理者……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试听讨论、现场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使用,高参与度的课堂,多成果的产出。
课程收益:
1. 认知企业微课的功能和意义;
2. 选择适合微课学习的主题;
3. 说明微课制作的四步法;
4. 运用微课设计的步骤,配场景,定角色,起冲突;
5. 自学微课工具,编写脚本;
6. 产出微课作品,生生不息。
课程纲要:
一、认识微课
1. 开场活动
2. 微课的形式对比
3. 微课的起源与发展
4. 微课应用两大端口
5. 微课的好处
二、微课制作全貌概览
1. 微课作品观摩
2. 微课作品的构成
3. 微课制作两大先备知识
1) 有用-课程设计
2) 有趣-工具运用
三、微课制作之准选题
1. 企业微课课题来源
2. 选题验证标准
3. 微课对象与学习目标
4. 准选题实作
四、微课制作之精内容
1. 微课内容构成观摩
2. SCQA的含义
3. 有用之“干货”的标准
4. 内容萃干货的过程
5. 内容萃干货实作
五、微课制作之趣形式
1. SCQ场景角色冲突
2.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 趣形式实作
六、微课制作之优制作
1. 微课脚本编写标准与实作
2. 微课呈现工具选择与练习
3. 微课作品制作实作
4. 作品观摩与反馈
【报名咨询】
联系电话: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联 系 人:李先生 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