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业相关负责人: 当Google规模很小还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它引入并坚持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战略
绩效管理工具——OKR。Google将OKR运用成熟并将其在全球推广。如今很多硅谷高科技公司Intel,Facebook,Oracle,LinkedIn等公司都在使用OKR,因为它十分地简单、有效,尤其适应今天“互联网+”时代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起源于Intel公司。它是一套定义和跟踪重点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bjectives是目标,Key Results是关键成果(所谓关键成果就是驱动目标O实现的几个关键事件成果)。OKR要求公司、部门、
团队和员工不但要设置目标(O),而且要明确完成目标的具体行动(KRs)。在OKR工具操作环境下,员工首先要制定几个目标(O),然后设定一系列关键结果(KRs),可以用来衡量是否已经实现目标。OKR强调它不是用来做绩效考核而是进行绩效的监督与管理。
我们的管理专家与您分享OKR战略绩效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学习国际与国内企业战略执行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利用OKR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公司战略与绩效的无缝隙链接。
(一)课程主题在《OKR实战操作难点解析》课程中,我们的咨询专家将与您探讨
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变化?理解什么是OKR?
如何理解
BSC、
KPI、MBO 、EVA、OKR的理论交锋与优缺点?
如何将公司战略与OKR的目标实现无缝隙链接?
如何运用OKR来确保部门、员工绩效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
如何运用OKR实现公司战略绩效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如何运用“互联网软件”把战略绩效管理变为公司日常的管理习惯?
……
(二)课程收益 对BSC、KPI、MBO、OKR等工具全新认识与思考
与最顶尖的管理咨询专家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
与其它企业的管理者共同开展分组实操演练
掌握OKR战略绩效管理实践操作的方法
(三) 课程对象 集团总部及成员企业:
·董事长、CEO、总裁、人力资源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
·人力资源部部长、绩效管理
主管、绩效管理专员、目标管理员等
·专注于OKR等战略绩效管理实战的研究人士
(四) 课程大纲 《OKR实战操作难点解析》 (时间安排:一天•6小时)第一部分 OKR的前世今生案例: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案例:百度李彦宏的致歉信
1. 1 OKR的前世今生
1. 2 谷歌公司OKR实例介绍
1. 3 扔掉KPI,跟着微软与Google学习OKR?
1. 4 BSC、KPI、MBO 、EVA、OKR理论交锋与优缺点比较
1. 5 OKR的适应范围与操作特点
1. 6 OKR实战的操作流程与具体步骤
案例:Intel公司、Google、Facebook、阿里集团、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
第二部分 OKR工作坊(1)-处理公司战略与O关系头脑风暴: OKR的O与公司战略的关系是什么?
2. 1 OKR的O的要求特点
2. 2让底层员工发挥制定O的创造力——GE公司的群策群力法
2. 3 战略地图-链接战略与O的桥梁工具
2. 4公司、业务与部门层面的“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战略行动方案”
圆桌会议:战略地图开发模拟
第三部分 OKR工作坊(2)-部门与员工OKR分解3. 1部门Objectives(目标)设计思路——战略分解与协同分析
3. 2部门Objectives设计步骤与方法
案例一:某公司Objectives价值树分解实例
案例二:ABP科技公司Objectives协同分析
3. 3部门Key Results(关键成果)设计步骤与方法
合格的KR界定标准
KR工具:价值树、鱼骨图
案例三:ADD公司某部门KR设计
3. 4员工Objectives与KR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3. 5OKR模式下是否不需要进行绩效考核?
案例:某汽车公司E-NOVA-C评价案例;某装备制造企业前台OKR案例,某工程机械制造企业OKR数据收集案例
圆桌会议1:价值树模型推导OKR;2:Objectives分解为KR的实战模拟;3:OKR检查实战模拟; 4:《部门OKR表》实战演示
第四部分 OKR工作坊(3)-OKR运行管理与监督4. 1 OKR整体运行管理流程介绍
4. 2 OKR的组织保障机制
4. 3 OKR的追踪、指导与反馈
OKR追踪报告(绿、黄、红、白灯仪表盘)
OKR绩效分析会议(会议目的、准备流程、召开流程)
OKR尽职报告
4. 4 OKR 的数据如何流转收集?
4. 5 OKR面谈与透明信息发布
4. 6 OKR是否与
薪酬激励手段挂钩?
圆桌会议:学员所在企业的战略绩效管理运行监督体系诊断讨论
第五部分 OKR实施运行切换应当注意的问题5. 1 OKR运行切换实施难点解析
5. 2 OKR运行切换实施应当注意的问题
6 第六部分
现场答疑
(五) 讲师简介 秦杨勇: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EMBA班课程的客座教授。
曾经受邀为国务院国资委、海口市国资委、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等机构为其培训班学员提供专业培训。
秦先生是我国企业管理咨询实践方向上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战略绩效管理专业领域中取得了业内瞩目的成就,对BSC,KPI,OKR,MBO,EVA等工具的整合运用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心得,他也是目前中国推动公司战略执行变革成功项目数量最多咨询顾问之一。
其个人专著《互联网+战略绩效管理》(BSC+OKR)、《互联网+集团管控总模型》、《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战略绩效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司战略规划》等系列丛书由中国财富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